【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Zhú Rú
【别名】竹皮(《金匮要略》),青竹茹(《本草经集注》),淡竹皮茹(《别录》),淡竹茹(《食疗本草》),麻巴(《草木便方》),竹二青(《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砍取茎秆,刮去外层皮,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晾干。
【原形态】
淡竹(《本草图经》),又名:水竹(《纲日》),甘竹(《群芳谱》),金竹花(《植物名汇》),光苦竹、钓鱼竹、白夹竹、如金竹、杜圆竹、斑真竹、荆竹、罗汉竹。
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秆高7~18米,直径3~10厘米,圆筒形,绿色,无毛,分枝之一侧节间有宽5~10毫米之纵槽,秆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秆箨长于节间,硬纸质,背面无毛或具微毛,稻草色有灰黑色之斑点及条纹;箨耳显著;箨舌发达;箨叶长披针形,鲜绿色,先端渐尖,基部收缩。主枝三棱形或微作四方形,具白色蜡粉;小枝上端有叶1~3枚。叶鞘淡绿色或稻草色,通常无毛;叶舌短,棕色;叶片质薄,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缩为长约5毫米之叶柄,边缘一侧平滑,一侧具小锯齿;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较淡,基部具微毛;穗状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花枝有叶。顶生小穗丛1~3枚,基部托以4~6枚佛焰苞;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1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鳞被3~1,或缺如,披针形,长约3毫米;雄蕊3,花丝甚长,悬垂于花外;子房尖卵形,花柱丝状,柱头3枚。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二月。
本植物的根茎(淡竹根)、苗(淡竹笋)、箨叶(淡竹壳)、叶(竹叶)、卷而未放的幼叶(竹卷心)、茎秆经烤灼后流出的液汁(竹沥)、枯死的幼竹茎秆(仙人杖)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通常栽植于庭园。分布长江流域。
【性状】为丝状条片,长短不等,卷曲扭缩作螺旋形,外表黄绿色或淡黄白色,粗糙。质柔韧,有弹性。气清香,味淡。以色黄绿、丝均匀,细软者为佳。
【炮制】姜汁炒竹茹:每斤竹茹用生姜2两,榨汁去滓,再加开水2两,与竹茹充分拌匀,置锅内微炒,取出,晾干。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甘。
③《纲目》:甘,微寒,无毒。
④《药品化义》:味苦,性凉。
⑤《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微寒,无毒。
【归经】
入胃、胆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阳明胃经。
②《药品化义》:入胆、胃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膀胱、脾经。
④《本草求真》:入肺、胃。
⑤《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化痰,止吐。治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恶阻,眙动,惊痫。
①《别录》:主呕畹,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②《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③《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④《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⑤《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痢,妇人胎动。
⑥《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吐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⑦《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⑨《本单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水血,消痈痿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熬膏贴。
【注意】《本草经疏》:胃寒呕吐:及感寒挟食作吐忌用。
【附方】
①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②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