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Yí Zhù Xiānɡ
【别名】臭假耳草(《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草木,高20~40厘米。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4厘米,宽约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托叶连合,着生于两叶柄之间,卵圆形,边缘具细毛绒。2歧聚伞花序顶生;小花梗长约5毫米;花白色,长约3.5毫米;萼片4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合生,4裂,内生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上;子房下位,2室,柱头2裂。蒴果,种子多数。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
【性味】性凉,味辛。
【功能主治】清热散郁。
【附方】
①治眼红肿:一柱香一两,煎水熏患眼。(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无名肿毒:一柱香适量,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辞典》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