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拼音名】Shǔ Fù
【英文名】Pillbug
【别名】伊威、蟠、鼠负、委黍、负蟠、负攀、鼠姑、鼠粘、鼠赖虫、湿生虫、地鸡、地虱、肥蛀蚋、西瓜虫、蒲鞋头虫、潮湿虫、地虱婆、豌豆虫、瓢虫、潮虫子、土孵、暗板虫、鞋板虫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卷甲虫科动物普通卷甲虫或潮虫科动物鼠妇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madillidium vulgare (Latrielle)2.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
采收和储藏:一般多在4-9月间捕捉,捕后用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本品易遭虫蛀,最好放在石灰缺中贮存。
【原形态】
1.普通卷甲虫,体长10mm左右,长为宽的2倍。体呈长椭圆形,背呈弓形。头前丝中央及左右角没有显着的突起。胸节7,第1、第2胸节的后侧板较第3、第7节的尖锐。腹节5,第1、第2节窄,第3-5节的侧缘与尾节后缘联成半圆形。体节上有多少不等的弯曲条纹。第2触角短。胸肢7对,腹肢5对。尾肢扁平,外肢与尾节嵌合齐平,内肢细小,被尾节掩盖。雄性第1腹肢的外肢台鳃盖状,内肢较细长,末端弯曲呈微钩状。体色有时灰色或暗褐色,有时局部带黄色,并具有光亮的斑点。
2.鼠妇,形状与普通卷甲虫颇为相似,全体呈椭圆形,长约10mm,宽约6mm,表面有光泽,卷曲时呈球形。胸部各节后侧锐尖,尾节呈三角形,尾枝呈棒状,长于尾节。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多栖于朽木、腐叶或石声下,喜阴暗潮湿的环境,有时也出现在房屋、庭院内。小边及海边石下也较多。
2.生境同普通卷甲虫。
资源分布:1.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2.分布于吉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虫体多卷曲成球形或半圆形,长约7mm,宽约5mm。背隆起,平滑,腹向内陷。体灰白色,有光泽。由多数近于平行的环节构成,胸部7节,每节有同形的脚1对,向前、向后逐渐变长。腹部较短,宽圆形分5节。质脆易碎。气腥臭。
【化学成份】
普通卷甲虫,肝胰含粘多糖;硫酸软骨素(chondrolin sulfuric acid)A或硫酸软骨素C,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酶有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神经胺酶(nearaminidase);还含硫、磷、钠、钙、铁、镁等。
雄性生殖器及雄性腺含雄性激素(androgenic hormone)Ⅰ,雄性激素Ⅱ;雄性腺又含雄性激素;肥大肾上腺含雄性激素及雄性激素Ⅰ、Ⅱ。雄虫含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1、2、3、4。雌虫卵巢含卵黄磷蛋白(vitellin1)1、2、3、4。血淋巴含卵黄蛋白原1、2、3、4。外皮腺含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全体含糖原(glycogen),糖(sugar),血淋巴蛋白(hemolymph protein),后内脏表皮腺三磷酸酶(hindeut epithelium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胆甾醇(cholesterol)。
【药理作用】治疗麻风作用:鼠妇虫及欧洲产平甲虫Armadillidium officinarum 以氯仿浸提,再用乙醇、丙酮、乙醚以次精制,最后作成溶液或片剂,口服或作成油膏局部应用,可治疗麻风。
【炮制】拣净杂质,微火焙黄。
【性味】味酸;咸;性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破瘀消症;通经;利水;解毒;止痛。主治症瘕;疟母;血瘀经闭;小便不通;惊风撮口;牙齿疼痛;鹅口诸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瘀者禁服。
【附方】①治疟病: 鼠妇、豆豉二七枚。合捣,令相和,未发时服二九,欲发时服一九。(砷>缺时后方》)②治经闭: 鼠妇一钱,赤芍四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丹参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③治小儿撮口及发噤: 鼠赖虫,续取汁,与儿少许服之。(《圣惠方》)④治产后小便不利: 鼠妇七枚。熬为屑,作一服,酒调下。(《干金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