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S正文

桑叶

①《本经》:除寒热,出汗。

②《唐本草》: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

③孟诜:炙煎饮之,止渴,一如茶法。

④《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

⑤《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

⑥《本草图经》: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

⑦《丹溪心法》:焙干为末,空心米饮凋服,止盗汗。

⑧《本草蒙筌》:煮汤,洗眼去风泪,消水肿脚浮,下气,利关节。

⑨《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⑩《本草从新》:滋燥,凉血,止血。

⑾《百草镜》:治肠风。

⑿《本草求真》:清肺泻胃,凉血燥湿。

⒀《本草求原》:止吐血、金疮出血。

⒁《山东中药》: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

①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生),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②治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濒湖集简方》)

③洗天行时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铁扇子二张,以滚水冲半盏,盖好,候汤温,其色黄绿如浓茶样为出味,然后洗眼,拭干;隔一、二时,再以药汁碗隔水炖热,再洗,每日洗三、五次。(《养素园传信方》)

④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肤甲错,麻痹不仁:嫩桑叶(去蒂,洗净,晒干,为末)一斤,黑胡麻子(淘净)四两,将胡麻擂碎,熬浓汁,和白蜜一斤,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腹时盐汤、临卧时温酒送下。(《医级》桑麻丸)

⑤治吐血:晚桑叶,微焙,不计多少,捣罗为细散。每服三钱匕,冷腊茶调如膏,入麝香少许,夜卧含化咽津。只一服止,后用补肺药。(《圣济总录》独圣散)

⑥治霍乱已吐利后,烦渴不止:桑叶一握,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⑦治小儿渴: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胜金方》)

⑧治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三升,水煎过,带温罨纳之。(《仁斋直指方》)

⑨治穿掌毒肿:新桑叶研烂盫之。(《通玄论》)

⑩治痈口不敛:经霜黄桑叶,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⑾治火烧及汤泡疮:经霜桑叶,焙干,烧存性,为细末,香油调敷或干敷。(《医学正传》)

⑿治咽喉红肿,牙痛:桑叶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⒀治头目眩晕: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枸杞子三钱,决明子二钱。水煎代茶饮。(《山东中草药手册》)

⒁治摇头风(舌伸出,流清水,连续摇头):桑叶一至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①《本草经疏》: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是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除风。经霜则兼清肃,故又能明目而止渴。发者血之余也,益血故又能长发,凉血故又止吐血。合痈口,罨穿掌,疗汤火,皆清凉补血之功也。

②《重庆堂随笔》:桑叶,虽治盗汗,而风温暑热服之,肺气清肃,即能汗解。息内风而除头痛,止风行肠胃之泄泻,已肝热妄行之崩漏,胎前诸病,由于肝热者尤为要药。

③《本草撮要》:桑叶,得麦冬治劳热;得生地、阿胶石膏枇杷叶,治肺燥咳血;得黑芝麻炼蜜为丸,除湿祛风明目。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洗眼去风泪。

④张寿颐:桑叶,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欲其气之全、力之厚也,故入药用冬桑叶,亦曰霜桑叶。

【临床应用】治疗下肢象皮肿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桑叶

下一篇:桑叶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