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近日,位于欧洲的一个小国向我们发出了求救信号,这个国家就是塞尔维亚,在疫情危机面前,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当众流泪向中国求助,指出所谓欧洲团结是不存在的,唯一能帮助他们的国家只有中国。
在武契奇发出号召之后,中国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当地时间21日19点30分,中国6人专家医疗队乘坐专机紧急抵达塞尔维亚,还携带了中国政府筹集的十几吨口罩、试剂盒、呼吸机等医疗物资。
中国用行动告诉了塞尔维亚不要怕,我们会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而该国总统也以最高礼遇亲自迎接了中国医疗队,与多名政府官员等候在停机坪,并与医疗队员一一行碰肘礼,还当场亲吻了我们中国的五星红旗,表达了对中国的由衷感谢。
这是碰肘,
也是万物复苏的希望之歌
肘碰肘,心连心,
坚定信心,奉献爱心,万众一心,
是深情鼓励,
更是无声誓言:
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定能打赢!
碰肘礼是在2014年利比里亚发生埃博拉疫情后,为了避免因为握手、贴面亲吻、碰鼻等方式成为人与人之间病毒传染的可能途径,中国援利医疗队发起了“碰肘礼”,即见面打招呼不能握手,而是行碰肘礼,即用胳膊肘互碰,表示友好和慰问,这一行礼方式在队员间迅速流行起来。
在特殊时期,倡导碰肘礼一是避免握手交叉感染,二是相互致敬,三是接诊病人后既避免医患相互交叉感染的风险,又能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对握手说不,避免拥抱,回家吃饭的人多了,使用公筷公勺的人多了,有些人甚至在居家吃饭时实行分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现象,人们改变了原有的工作、生活习惯,从而尽可能地降低病毒感染和疫情传播的风险。很多改变注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的。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系个人身体健康,也关系着家人、同事甚至周边人的健康。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加遮掩地大声咳嗽,就是将他人的健康置于危险境地,类似的行为注定要被禁止。经历此次疫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检视此前一些司空见惯的行为。比如,餐桌上的互相夹菜,以前常被认为是热情的表现,事实上却存着传播病菌的风险。不使用公筷,可能让全体就餐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等各类病菌。
疫情过后,人们对居家舒适感、对小区的环境和配套、对物业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多讨论。这些关切大部分以前也有,经过疫情期间长时间宅家“闭关”后,更为显性化了。洞察到“用户”需求的变化,很多“有心”的地产商也在“健康”这个主题上去“挖掘”自己的产品创新价值点,戴上了比较雷同的“帽子”。
在居家和小区公区空间层面,从“接触”“空气”“消杀”“运动与健康”“办公与娱乐”五大居家核心价值点入手,全面提升全家居住舒适感、安全感,从细节上提升居住体验,真正从疫情后客户的居住痛点出发,重新审视人居动线上的各种关联性元素。
当下,许多人开始重视健康问题。针对新手爸妈、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长辈、健康养生达人、缺乏医疗资源保障的人群、康复人群和想要日常了解健康信息的人群的不同需求,市场也在呼唤,能有企业给居家健康带来更多实质性的服务内容。(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