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漫话正文

近代巴蜀出明医

四川中医药底蕴深厚,近现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医理论造诣精深,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药大家。

辞官为医的萧龙友

杏林烂漫秀川乡,蜀苑耀龙翔。国医泰斗魁首,旷世美名扬。轻仕禄,重岐黄,抚民伤。儒家风范,济世仁心,不息之光。(《诉衷情·萧龙友》)

萧龙友(1870—1960),四川三台人,一代儒医、中医教育家、临床大家。萧龙友自幼诵习诗书、经史子集,打下了牢固的文、史、哲基础,自学中医典籍,后入尊经书院学习。萧龙友22岁时,四川成都霍乱流行,他用中草药救治了许多患者,疗效显著,因此扬名巴蜀。后来萧龙友中了科举,步入仕途,但依旧不舍医学。

1928年,萧龙友毅然辞官在京城行医,医名大震。1930年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医条例,规定对所有中医实行考核立案,任命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汪逢春作为主考官,负责命题与阅卷,从此即有“京城四大名医”之称。

1951年,萧龙友被中央人民政府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54年,萧龙友作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首次提案建议国家设立中医学院及中医药大学,该提案被国家采纳。1956年,全国首批成立了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创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纪元。1955年,萧龙友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医教育家李斯炽

杏苑追源觅学踪,芙蓉蜀地辟鸿蒙。浣花溪畔名师聚,桃李园中硕果丰。开启医坛弘国粹,传承经典育鲲鹏。群星闪耀青囊继,斯炽擎旗两校荣。(七律《咏中医教育家李斯炽》)

李斯炽(1892—1979),四川成都人,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李斯炽自幼从师学医,1934年正式开业行医,1936年与同道创办四川国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前身)并任院长。1956年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李斯炽为第一任院长。李斯炽1959年获卫生部颁发的金质奖章,1978年被授予我国第一批中医教授职。著有《中医内科杂病》《医学三字经浅释》《实用内经选释义》《李斯炽医案》《医学歌诀三种》等。

温病大家蒲辅周

三世业医精,两地声名涌。北上天高任鸟翔,海阔鱼飞纵。乙脑肆人间,救难良谋奉。大爱仁心洒九州,杏苑高歌颂。(《卜算子·蒲辅周》)

蒲辅周(1888—1975),四川梓潼人,中医临床家。蒲辅周乃世医出身,早年在成都、梓潼开业行医,医名远播。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蒲辅周奉调入京工作。1960年任中医研究院内科研究所主任,1965年任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并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常委,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蒲辅周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他将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患者,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贡献。

中医痔瘘奠基人黄济川

岐轩国粹各科齐,痔瘘精工数锦西。百载探研除病术,三朝砺炼育名医。回春妙手施仁爱,厚德诚心展秘机。济世黄公人赞颂,芙蓉蜀苑续传奇。(七律《痔瘘名医黄济川》)

黄济川(1862—1960),原名黄锡正,四川内江人。黄济川是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创始人,新中国肛肠学科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第一和第二届人大代表。著有中国第一本肛肠科专著《痔瘘治疗法》一书。

黄济川幼读私塾,1879年跟随川南名医龚心裕学医,1884年学成后自立医馆,先后在泸州、重庆、成都等地行医。他历经三朝,享年99岁,博学善教,擅长肛瘘挂线和枯痔疗法,弟子遍及全国,也是享誉全国的著名痔瘘科专家。

1954年黄济川将一生秘技绝学公之于众。1956年在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56年黄济川提出“诊断确实,医治彻底,胆大心细,体人如己,戒骄戒躁,勤钻互学,全心全意,尊党为民”,以勉励后学。

尊古不泥的冉雪峰

巫峡叠嶂翠幽深,峻峭峰峦似女神。故里悬壶承祖业,瞿塘采药为黎民。兼容并蓄虚怀咏,南冉北张佳誉尊。造诣精深扬国粹,功高雪老美髯绅。(七律《名医冉雪峰》)

冉雪峰(1877—1963),四川省巫山县(今重庆巫山)人。冉雪峰出生于中医世家,12岁起随父习医,经常进山采药,17岁开诊于故里。1950年至1955年曾在重庆卫生工作者协会、重庆中医进修学校工作。1955年奉调入京,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工作,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高干外宾治疗室主任。

冉雪峰一生虚怀若谷,勤学苦研,尊古不泥,学识渊博。其学术思想可以概括为“一融三合”。一融,即伤寒与温病相融汇;三合,即哲学与科学、中医与西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早在20世纪30年代,其在医坛上便享有“南冉(雪峰)北张(锡纯)”之誉。冉氏有《冉雪峰医著全集》留世,共计12种,包括《冉氏易理》《冉氏内经举要》《冉氏伤寒论》等。

擅用附子的祝味菊

蓉城秀雅锦官乡,杏苑金英傲晚霜。赴日研修开眼界,归华探索办医堂。中西学贯求双善,重镇温阳崇二张。救治童儿安小圃,医林盛赞美名扬。(七律《川沪名医祝味菊》)

祝味菊(1884—1951),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四川成都。青年时代在四川拜名医学习中医,后就读于军医学校,以后东渡日本学习西医,回国后在成都四川省立医院任职,颇有医名。1917年移居上海,先后执教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及中国医学院等。

祝味菊治学推崇张仲景张景岳两位大家,曾提出以八纲论杂病,以五段论伤寒的辨证方法。他学贯中西,临证重视温热扶阳法则,曾广征博引历代医家有关扶助阳气的论述而概括地说:“气足则抗能旺盛,阳和则抗力滋生。”故其临证多用附子、干姜麻黄桂枝等一类药物,尤其擅用附子一类温阳药物和重镇潜阳之品的配伍。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儿科名医徐小圃之子患染伤寒重症,几致不救,祝味菊力主重用附子为主的温热峻剂挽危而愈。由此医名益盛,并获有“祝附子”之誉称。其著有《祝味菊医书四种》,包括《病理发挥》《诊断提纲》《伤寒新义》和《伤寒方解》四书。

火神派传人吴佩衡

川滇会理两相交,古往今来盛况韶。拜谒名师于蜀里,行医授业在滇瑶。温阳益火扶心气,散翳消阴暖肾腰。载誉民称吴附子,回阳救逆乃人骄。(七律《川滇名医吴佩衡》)

吴佩衡(1888—1971),四川会理人,中医火神派传承人,云南中医学院(现云南中医药大学)首任院长。吴佩衡18岁时受业于四川当地名医彭思溥,20岁左右曾听学于火神派真传弟子卢铸之的“扶阳医坛”,其后精研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部著作,中年以后集中精力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学术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吴佩衡先后任云南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云南中医药学校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等职。

吴佩衡得学于郑钦安火神派学术思想,多注重扶人之阳气,长于使用经方,擅用附子,对疑难重症、失治、误治之阴寒重症,每以大剂附子力挽沉疴,素有“吴附子”的美誉。其主要著述有《伤寒论条解》《伤寒与瘟疫之分辨》《吴佩衡医案》等。

吴棹仙与《献图碰杯礼》

今朝橘杏满园春,上水长桑已树根。璞璧精雕成美玉,吴公献礼启医门。(七绝《和吴棹仙“献图碰杯礼”》)

吴棹仙(1892—1976),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1935年任重庆国医药馆馆长,1939年创办重庆中医院和巴县国医学校。1954年后,先后任重庆市第一、第二中医院院长,成都中医学院医经教研室兼针灸教研室主任。

1956年,吴棹仙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会,将其研究珍藏多年的《子午流注环周图》献给毛泽东主席。为纪念此事,成都中医药大学塑有献图雕像立于广场。吴棹仙向毛主席敬献《子午流注环周图》后,写下了一首七绝诗《献图碰杯礼》:“昔日伪政太昏昏,欲树长桑无处根。三世医怀卞和璞,今宵一碰入京门。”

伤寒学家邓绍先

蜀都巨子邓伤寒,锦府悬壶美誉翩。立户医堂弘国道,开门学苑育英贤。攻研大论呕心血,阐释精华著伟篇。教授黉门光仲圣,经方惠济世人传。(七律《伤寒名家邓绍先》)

邓绍先(1898—1971),四川省华阳(今双流)人。邓绍先1916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专攻化学,因自幼体弱,早在工业学校学习之时,便开始自学中医。后来,他又受到谢勋吾老中医的指导,学习兴趣日隆。后因其次子患惊风为医所误,促使他下定了以医为业的决心。20世纪30年代初,邓绍先开始在成都市中西顺城街、玉泉街行医,医名日盛。1936年,四川国医学院创办,邓绍先先后担任教员、教务长、副院长等职。1956年9月,成都中医学院成立,邓绍先任副教务处长,并讲授《伤寒论》。他长期坚持《伤寒论》的研究和教学,是全国著名的伤寒论专家,故有“邓伤寒”的美誉。

1960年,卫生部委托成都中医学院举办全国中医院校《伤寒论》师资培训班,先后举办一、二、三班,均由邓绍先担任主讲。同时,他还主持了全国中医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讲义》的编写工作。

各家学说带头人任应秋

经史词章承幼训,文辞底蕴深沉。真诠解诂腹经纶。拜师于蜀里,飞跃在京门。博览群书研奥旨,焚膏继晷耕耘。各家荟萃启医魂。等身千万著,桃李满乾坤。(《临江仙·任应秋》)

任应秋(1914—1984),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人,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幼承庭训,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训诂文学方面的根底。

1957年,任应秋调至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任应秋一生阅读了大量中医古籍,尤其重视对中医典籍著作的理论研究,毕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发掘、整理、提高。任应秋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刊行专著37种,约1300万言。他治学严谨勤奋,先后完成了《内经十讲》《中医基础理论六讲》《中医各家学说》《运气学说》《内经研究论丛》等书。

融会中西医的方药中

巴山蜀水锦云乡,叠翠山城俊逸郎。祖业传承三世袭,中西学贯五车装。黉门授教光医苑,奥旨研思奉智囊。矢志岐黄功显赫,方门药草沁馨香。(七律《名师方药中》)

方药中(1921—1995),重庆人,原名方衡,中医学家。其祖父是位中医,父亲曾随之学医并深知医理,教授方药中诵读《医学三字经》等医书。方药中19岁时正式从师于陈逊斋门下学习,1944年在重庆开设“方药中诊所”,开业行医。

1952年,国家选拔部分优秀青年中医到北京系统学习西医,方药中进入北京医学院学习了5年西医。他先后在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工作,从医50余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方面成就突出。他系统阐述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对中医气化学说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辨证论治规范化提出新设计。其参加创办并长期主持全国中医研究班、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的工作,培养了一批中医高级人才。方药中出版有《医学三字经浅说》《辨证论治研究七讲》《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温病汇讲》《温病条辨》等著作。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诗词中的“松”及其药用价值

下一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