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漫话正文

旧时光里的中医药创新——记老中医孙复猷发明中药熨疗器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末,距今已经40余年,照片上是孙复猷老中医在操作由他发明的中药熨疗器为患者治病的情形。

在上世纪70年代,孙复猷所在单位是运输公司职工医院,就诊的患者多是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因而患颈肩腰腿痛的患者颇多,孙复猷便使用家传的太乙针灸法给工友们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太乙神针是我国古代艾灸熨法之一,最早载于清代邱时敏编撰的《太乙神针备急灸法合编》,制作方法为:将檀香山柰羌活桂枝木香雄黄白芷乳香独活硫黄甘松香附丹参细辛穿山甲麝香云母石等中药研细末,用桑皮纸置于案上铺平,先用艾绒铺底,再将药末均匀地铺在艾绒之上,然后卷成直径约8厘米、长约30厘米的圆柱状,收贮备用。

太乙神针灸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之功,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气郁闷暓、呃逆、胸膈气滞等。该法在施术时,需要根据患病部位,让患者呈俯卧或仰卧以使患处暴露在上方,将2~4层纱布盖在患处,然后将太乙神针用酒精灯(旧时用蜡烛或油灯)加热后,在人体患处不断提按,待热度稍缓而适中时,手持药针用力按下,令热深透,凉后再加热,如此重复操作20余次,每次治疗耗时约90分钟。医生忙上忙下,一天下来治疗不过4~5人次,疗效虽好,但操作起来效率低,医生亦疲劳不堪。鉴于此,孙复猷决意改革熨法,将传统的太乙神针上升为电器熨疗设备。

这一时期,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全面拨乱反正,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全国各地相继召开了科技大会,提倡科技兴国。孙复猷在这大好形势的鼓舞下精神焕发,甩掉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太乙神针的改革中。他把这一设想写成书面报告上报主管部门,立即引起领导的重视,并批准成立了由孙复猷牵头的科研团队,山东济宁市激光研究所、推土机三分厂、医疗机械厂等单位协助,主攻这一课题。

孙复猷带领大家不分昼夜地研究设计,历时近两年,于1979年5月成功地研制出中药熨疗器。其结构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热源发生器装置,电源接通后产生红外线热量,气流发生器将冷空气穿过热源发生器,形成单向气流,射入贮药分解仓,使药物能在红外线加热的作用下得以分解,通过铝放射罩而射出机外,作用于人体患处,从而达到熨灸的治疗作用。

随后,济宁市科委组织医学界专家学者及相关技术人员,对该仪器进行了理论论证及技术鉴定,结论是:“孙复猷同志发明的中药熨疗器,是中医学熨灸法的革新技术成果,是将传统的太乙神针上升为电器化,从而结束了传统而繁琐的人力操作,是一项划时代的创造。”这一成果在1979年获济宁市科技发明一等奖。

在中药熨疗器即将投入临床使用时,济宁市委常委会根据市卫生局和市科委的意见,决定将孙复猷调入济宁市中医研究所,以充实中医的科研队伍。自此,孙复猷全身心地投入到中药熨疗器临床应用和全囯首家熨疗专科组建工作中,用这一成果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肯定。

1979年10月14日,《大众日报》头版的“医药简报”专栏刊发《孙复猷研究成功红外线中药熨疗器》一文。1981年2月14日,《山东科技报》刊文《古老疗法添新翼——记孙复猷研制成功中药熨疗器》,文中这样写道:“两只灰手,一盏油灯,医生持针,忙上忙下,病人躺在床上痛苦呻吟,这是过去用熨疗法治病的情景”“宽敞的病房里,摆着崭新的熨疗设备,医务人员一按电钮,罩口既喷射出芳香的药味,作用于人体的患处,而且机体旋转自如,病人谈笑自若,时间一到,便自动停机,这是现代用熨疗法的情景”。

在这以后的岁月里,孙复猷在完成自己临床工作的同时,不断有创新项目问世,如治疗慢性腰疼的“犬绒护腰”,治疗咽炎的“天宝神茶”,预防小儿腹泻的“宝宝护腹兜”,治疗妇女痛经的“温经热敷袋”等。这些创新皆源于孙复猷的博学多识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有趣的医生“外号”

下一篇:五月枇杷已露黄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