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中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一种中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用艾叶治病、烹饪、辟邪等。
艾叶自古被应用
艾叶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诗经·王风》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后,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长诗《离骚》中也提到艾:“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由此可见艾叶在当时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与《离骚》同时期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的治病药物。
成书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载有两个用艾治病的处方。艾叶也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两个用艾的处方,即胶艾汤和柏叶汤,前方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用其治吐血不止。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
艾叶被作为药物正式记载,始见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比该书更早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白蒿”,据考证白蒿就是艾叶。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最早介绍了艾叶的食疗方法及作用:“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丸子许。”“春月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
宋代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全面记载的专著:“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复道即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说明宋代时河南安阳汤阴县产的艾叶质量最好,艾叶普遍被用于灸疗。明代李言闻、李时珍父子对艾叶研究颇为深入,李言闻曾著有《蕲艾传》一卷,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植物形态有详细的描述,对前人论述“艾叶性寒”和“艾叶有毒”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和指正,并附用艾叶治病的单方及验方52个,是收载艾叶附方最多的本草专著之一,为推动和指导艾叶的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李时珍对于产自家乡的道地药材蕲艾更是十分推崇,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此述被后世视为有关蕲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蕲艾也因此而闻名天下。
艾叶在古代不仅仅是在医药上广泛应用,而且在民俗应用上也十分普及,历代一些经史、农学书籍也多有记载。被誉为集16世纪以前农学之大成的《群芳谱》对艾叶就有详细的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可禳毒气。其茎干之,染麻油引火点灸,滋润灸疮不痛,又可代芪草作烛心。”在端午节,民间有挂戴艾叶及食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的记载。艾人即以艾草扎成人形,悬挂在门窗上以禳毒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宋周紫芝《竹坡词·永遇乐·五日》云:“艾虎钗头,菖蒲酒裹,旧约浑无据。”艾酒即浸艾的酒。元陈元靓《岁时广记》二一艾叶酒云:“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术羹艾酒。”艾糕即加艾制成的糕饼。《辽史·礼志》六嘉仪下云:“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着衣,……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直至今天,这些习俗在我国很多地区仍较流行。
艾叶现今利用价值高
正是由于我国古代民间已普遍接受了艾叶“避邪”观念,所以艾叶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遍。至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流行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可见百姓对艾叶治病作用的肯定。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艾叶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崩漏、痛经、宫外孕、胎动不安、流产、不孕、妇女白带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感冒、鼻炎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痢疾、泄泻、胃痛、消化道出血等;风湿痹痛类疾病如腰痛、三叉神经痛、关节炎、肩痹等;皮外科疾病如皮肤溃疡、皮炎、湿疹、烧烫伤、痔疮、阴囊瘙痒、阴茎肿大、跖疣、麻风病反应、新生儿硬肿以及疟疾、阴缩症等多种疾病,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艾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也有较快的进展,目前已有艾叶产品18大类,700多种。艾叶的综合开发、利用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相信随着艾叶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艾叶将会为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