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开扬捐赠的中华国医学会证书。
费开扬捐赠的民国医师考试及格证书。
201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先后两次拜访了《中医杂志》原名誉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院长、首都国医名师费开扬教授,两人就中医临床带教、人才培养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支持北中医办好中医传承、人才教育,费开扬欣然将珍藏多年的中华民国时期《医师考试及格证书》《中华国医学会证书》及刊登了中医考试榜单的《中医药情报》报纸委托徐安龙捐赠给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了使这几件珍贵的民国中医文物有机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大师生、校内外中医爱好者见面,见证民国中医药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徐安龙将它们交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妥善保管,永久收藏,公开展出。
费开扬,祖籍浙江慈溪,1925年出生于上海,幼年患伤寒,经中医治愈的经历,使他立志学医,钻研岐黄之术,济世救人。费开扬在由名医丁甘仁开创的上海中华国医专科学校系统深入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奠定了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后拜师名医程门雪,抄方学习,又从师章次公先生临证,是享誉中外的孟河医派正宗传人。1952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1944年至1952年,费开扬坚持在上海慈善机构尊圣善会为穷苦百姓义诊,并在上海和济医院、康德联合诊所等处行医,累计诊治患者约30万人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946年,当时的南京政府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也是民国年间唯一一次全国性中医考试。年轻的费开扬考试合格,名列全国第六,上海第二,成绩超过了很多行医多年的老中医。民国时期,政府对中医药歧视、排斥,甚至欲行废止,对于中医资格的审查和考试十分严格。据《中医药情报》报道,此次中医师考试,全国共设考场13处,3000余人报名参加,“考卷之多,实为其他各科考试所未有”;而考试及格的人数,仅有362名。1948年,医师考试及格证书才由“国民政府考试院”发下,考试之苛严,通过之不易,民国时期中医师的处境可见一斑。此次费开扬捐赠给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医师考试及格证书》及刊登考试榜单的《中医药情报》报纸,就是这一历史时期最真实的实物见证。
民国时期处境艰难的中医为谋求传承和发展,创立了很多学会和团体,上海是我国各类中医团体创办较早、活动极为活跃的地区,有学者称上海为近代中医活动中心。费开扬在当时繁重的诊疗工作之余,也不忘与同仁切磋交流,共谋中医学术传承和发展。
1947年,费开扬正式加入了当时地处上海的中华国医学会。他提倡要学好中医,首先基本功务必扎实,方剂要熟记于心,在牢固建立纯正中医思维的前提下,博采众长,多方求益,身处当今时代需要积极学习西医学,为我所用,但不能喧宾夺主。他极具伯乐精神,无私帮助、提携过许多基层中医,如朱步先等难得的中医人才。他提倡一师多徒的同时,也提倡一徒多师,不局限门户,鼓励徒弟一定要争取超过老师,这样中医药事业才能发展。强调学医目的不是为了赚钱,真正的大医自古不是名利场中人。此次,费开扬将珍藏多年的民国年间《中华国医学会》会员证书捐赠给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进一步丰富了其民国医史文物收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近年来致力于征集反映民国中医药发展的文物和档案资料,以这些藏品为基础,博物馆从2017年12月起在中国医学史展厅辟出专区,集中展示民国至建国初期的中医师开业证书、中医学校毕业证书、中医杂志和教材等。这些近现代中医文物、史料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且承载了生动鲜活的个人经历和家国记忆,容易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取得了很好的展示效果和社会效益,对民国中医药发展史的研究也有很高的价值。
博物馆以往征集到的民国证书大多来自文物市场,鲜有名医大家的证书和资料,而此次费开扬慷慨捐赠义举,极大提升了博物馆收藏和展陈的质量,也为博物馆即将展开和推进的近现代及当代中医名家大师的文物资料征集工作奏响了精彩的开场曲。费开扬捐赠的民国时期中医药相关证书,将引领着广大师生和参观人士一起探寻泛黄的证书背后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