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医药典故正文

老中医孔伯华二三事

孔伯华(左)受到毛泽东主席(右)亲切接见。

周恩来总理(左)与孔伯华(右)亲切交谈。

1951年的一天,一辆苏联制造的高级黑色轿车停到了北京土儿胡同的一处四合院前,走下汽车的是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央保健局局长的傅连璋。由于毛泽东主席偶感风寒,发烧已一周多,傅连璋特地上门请孔伯华出诊。

傅连璋带着孔伯华及其子孔嗣伯走进双清别墅,径直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正斜躺在床上看书,见孔伯华进来,忙伸出手相握,说:“早闻孔老大名,您是孔子多少代孙呀?”孔伯华回答:“第74代。”“好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您创办的北平国医学院,为我国中医事业做了很大贡献!”第一次见毛主席,孔伯华没有想到毛主席竟对自己这么了解,不由心中暗暗叹服。

诊病之后,孔伯华口授了一个药方,药量是两到三服,吃过两服,再看效果。结果毛主席吃完两服后效果甚佳,连忙委托傅连璋给孔伯华打电话,希望孔伯华能再来诊治。

二进双清别墅时,孔伯华在凉亭内与毛主席就中医的现状与发展做了深谈。孔伯华表示,中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可是在西医的冲击下越来越不受重视,他希望国家从中医教育入手来振兴中医。毛主席非常同意孔伯华对中医的见解,明确表示新中国绝对不会丢弃中医这样的国粹,并希望他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回到家中,孔伯华难以抑制心中兴奋,连夜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医之活人,何分中西,存心一也,但其理法不同。今逢毛主席洞察其旨,发扬数千年之文化,何幸如之。愿努力发挥,以期理法臻于完善,达于全球,使病者有所依,必先从教育人才始。”

毛主席收到这封信后,很快批示给周恩来总理,建议周总理找机会与孔伯华谈一下。周总理将孔伯华请进中南海,再次表明了毛主席的支持态度,并表示政府正在筹备教学大纲,成立新中国的中医学院。听到这个消息,孔伯华表示愿意把自己创办北平国医学院的有关办学资料献给国家,以资借鉴。周总理说:“好啊,您老年纪大了,不能出任院长,还可以当顾问嘛!”

1955年3月10日,年已古稀的孔伯华出诊途中突感不适,从此一病不起。其间,周总理派人送来野山参,令孔伯华深受感动,常夜阑执笔,写下《时斋医话》留存于世。同年11月23日,孔伯华立临终遗嘱:“儿孙弟子,凡从我学业者,以后要各尽全力,为人民很好服务,以承我未竟之志。”孔伯华去世后,周总理亲往其寓所吊唁,并就相关事宜安排卫生部郭子化、吕炳奎做了妥善安排。

1956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四所高等中医院校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创办,成为新中国中医教育之始,孔伯华等老一辈医家的夙愿得以实现。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张飞巧用淡竹叶诱敌

下一篇:华佗奇方愈王允心病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