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本病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
病因可能是:长期服用非甾体炎消炎药以及酗酒;十二指肠液的反流;抽烟;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食物或药物,如浓茶、烈酒、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和某些药物。此外尚有年龄因素、胃粘膜营养因子缺乏、遗传因素等。
慢性胃炎分为以下7型:
①红斑/渗出型胃炎;②平坦糜烂型胃炎;③隆起糜烂型胃炎;④萎缩型胃炎;⑤出血型胃炎⑥肠-胃反流性胃炎;⑦皱壁增生型胃炎。
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
慢性胃炎的病程迁延。病程长短不一,可半年至数十年不等,症状时轻时重。可因天气变化,特别是秋冬季节易犯病,过凉过硬食物如油炸食物、劳累、精神因素均可引起症状加重。
约50%以上的病人常上腹不适、闷痛、烧灼痛、饱胀感,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较重。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打嗝,饭后上腹部胀满或隐痛等消化不良症状亦较常见。部分病人食欲不受影响,但进食稍多腹胀症状明显加重。
有胃粘膜糜烂者可有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全身衰弱、疲软、体重减轻、神情淡漠。典型恶性贫血时,可出现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B型胃炎的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在有胆汗反流时,有时颇似消化性溃疡,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呕血。体征多不明显,有时上腹有轻压痛。
治疗
多数浅表性胃炎症状可自行消失,经过数月或数年病变也可完全恢复。
消除病因:应去除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如戒烟酒,减少食盐摄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料和过热、过冷饮食。要养成细嚼慢咽,以达到易于消化、减轻对胃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食物;以及停服某些刺激胃粘膜的药物,特别是阿斯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药;有鼻腔和咽部慢性感染灶应予以清除、慢性支气管炎者应避免将痰液咽下。
药物治疗:
①保护胃粘膜药 常用的药物有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硫糖铝、思密达、麦滋林-S、氢氧化铝凝胶、胃膜素及盖胃平等。
②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药物 上腹饱胀用胃复安或多潘立酮等。打嗝、腹胀或有返流现象为主者,可用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吗叮林或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③抗生素 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实验阳性,应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士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一般可选用两种,常与胃粘膜保护剂和制酸剂联合应用。
④制酸剂 常用的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碳酸氢钠(小苏打)、氢氧化镁、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盖胃平等。
⑤上腹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片或654-2(25-10mg),以减少胃酸分泌和缓解腹痛症状。由于此类药物具有口干、心悸、排尿困难等副作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应慎用或忌用。
还可用助消化药如酵母片、乳酶生、消胀片等。如有返酸现象也可用抑酸药如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只用一种即可。防止胆汁反流可服消胆胺以吸附胆汁;有呕血便血者,甲氰米胍口服;萎缩性胃炎腹胀较著者,乳酸菌素片口服或肝胃气痛片口服,并注意不要服制酸剂如胃舒平、小苏打等。
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时,应考虑手术治疗。胃窦部重度的萎缩性胃炎和肠化并不是手术的绝对指征,因为手术后的残胃也很容易发生慢性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