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龄:发病年龄较高,一般在50~60岁以上,尤其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
(2)前驱症状:一般在发病前有反复的脑缺血发作,发作后常可完全恢复或明显改善,通常叫“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
(3)发病多在安静或活动后休息状态下起病。在血压相对较低、脑血液流速相对变慢的情况下血栓易于形成,所以多数患者常在夜间睡眠中发病,有人称“半夜卒中”;
(4)病情进展多数缓慢,脑症状需经过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更长时间,逐渐或阶段性出现;
(5)部分病人病情可自动缓解;
(6)急性期意识障碍相对较轻;
(7)由于梗塞的血管大小与部位不同,所以表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如病变在内囊部出现三偏症状(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异常和同本偏盲);如为主大脑半球病损(通常是左大脑半球)会出现语言障碍;如脑干血管梗塞可有交叉瘫(同侧颅神经和对侧肢体瘫)。
(8)一般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
(9)往往同时存在其它脏器(特别是冠状动脉及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10)腰椎穿刺:颅内压一般不高,脑脊液清;
(11)有条件可作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
(12)注意与脑栓塞和出血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相鉴别。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