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属中医“慢惊风气”、“慢脾风”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耗,脾胃虚损,气血不足,抗病力降低,痨虫(结核杆菌)乘虚而入,病邪郁热化火,窜人营血而酿成。痨虫极易耗伤津液气血,常致肺阴不足、脾虚肝旺。 阴血亏损,风热郁蒸:阴血不足,血不养筋,虚风内动,脾虚肝旺,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如火盛热极肝风内动,邪窜背血,心窍被蒙,气伤阴耗,久病阴血枯涸,元气亏虚,出现阴阳俱虚。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常是粟粒性肺结核的一部分或继发于体内别处的结核病灶。结核菌到达脑膜或脑表面而形成结节,然后进入蛛网膜下腔,在人体过敏性增高的情况下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而发病,或脑实质及脑膜附近的结核结节或坏死灶破溃致使大量传染性物质溃入蛛网膜下腔,细菌经脑脊液扩散而接种于脑膜其他表面而发病。 通常脑基底处受累最重。颅底孔阻塞可致脑积水。
治疗方法
(一)普通康复疗法
保证良好的营养及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中毒症状重时应卧床休息。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阴虚风动
面白颧虹,微热或潮热,神志昏蒙时躁扰,时时抽搐,目直或斜视,手足心热,消瘦,尿少便结津无苔,脉细散弱或细促。
[治法] 滋养肝肾、镇痉熄风。
[方药] 六味地黄汤合三甲复脉汤加减:熟地25克,枣皮13克,丹皮13克,山药35克,茯苓16克,阿胶13克,白芍13克,生牡蛎16克,鳖甲12克,龟板12克,麦冬16克,火麻仁16克。
2.脾虚痰逆
头重痛,呕吐频繁,吐宿食或痰涎,面色青白,神疲嗜睡,目呆或斜视。舌淡胖嫩,苔白,脉弦缓。
[冶法] 健脾除痰
[方药] 匀气散合四君子汤加味,乌药13克,白芍13克,香附13克,良姜12克,吴茱萸13克,党参16克,茯苓16克,白术16克,法半夏7克,竹茹13克,甘草7克。
3.阴阳俱虚
神疲形瘦,面白气弱,手足瘛疯,昏睡露睛。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冶法] 扶阳救逆,佐以滋阴。
[方药] 固真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党参16克,黄芪25克,附子12克,肉桂13克,当归16克,生地25克,山萸肉13克,黄精16克,全虫12克,加减法,眩晕加钩藤、石决明、藕花,呕吐加竹茹、生姜、半夏、代赭石,神昏加至宝、紫雪,安宫、苏合香丸,瘫痪加鸡血蘑、蜈蚣、马钱子、黄芪,头痛加玄胡、白芷、川芎,蒿本、葛根、天麻或细辛。 下列中草药有明显抗痨虫作用,可单独或在辨证用方上优先选之;百部、黄柏、猫爪草,夏枯草,苦参、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地骨皮,黄精、玉竹、款冬花、白及、远志、两面针、茵陈、丹参,穿破石、银杏、地榆、紫菀,全蝎等。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抗结核治疗
原则是早期治疗,联合用药。 异烟肼,利幅平、毗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强化治疗3~4个月后,三联(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或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8~12十月或二联(异烟肼、利福平,或异烟肼、乙胺丁醇)12—18个月,各药用法、剂量如下:
(1)异烟肼:成人海日600~1200屯克/千克体重,小儿每日15~30亳克/千克体重,分3次日服,脑脊液正常后改为一般剂量(成人每日5~10毫克/千克体重,儿童每日10一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对重症或呕吐捌繁者可给予静漓,好转后改口服。 同时服用维生素B片20毫克,每日3次,以减少异烟肼的剖作用。
(2)利福平,剂量每日1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1次,饭前或饭后至少1小时口服。 同时服用俘肝药如护肝片,每日3次,每次3—4片。
(3)吡嗪酰胺:剂量每日50毫克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