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免疫因素造成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为皮肤淤斑或“乌青块”,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常见于四肢远端;有口、鼻出血及女性月经过多。临床上一般将rrP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以2~6岁儿童为主,无性别差异,后者则以中青年女性多见。
1、血小板(PLT)计数:减少,急性型可在20×109/升(/L)以下,慢性型可在(30~80)×109/升。
2、血小板(PLT)寿命:缩短是PLT破坏的直接依据。
3、血小板(PLT)相关抗体及补体测定:PAIgG、PAIgA、PAIgM、PAC3测定,均可增高;治疗有效时,PLT回升,其相关抗体及补体则下降。
4、出血时间和血块收缩试验测定:前者延长,后者收缩不良。
5、骨髓象检查:如见巨核细胞增生伴成熟障碍,则支持本病诊断。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