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呼吸系统疾病 --> 慢性支气管炎 --> 慢性支气管炎的分型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分型治疗

慢性气管炎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大部分气管炎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

 慢性气管炎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大部分气管炎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以下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些药物的介绍。

 (1)痰湿恋肺

  治法:燥湿化痰。

  处方:半夏10克,厚朴6克,陈皮6克,茯苓、苏子各10克,苍术生姜各6克、大枣5枚。

  加减:喘者加麻黄杏仁;纳差者加鸡内金;腹胀甚者加大腹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痰湿恋肺型222例,显效92例,占41.4%,有效109例,占49.1%,无效21例,占9。5%,总有效率90.5%

  常用成方:二陈汤合平胃散。

  (2)外寒内饮

  治法: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处方:麻黄、杏仁、紫苑、冬花各10克,射干15克,细辛6克,五味子9克,干姜3克。

  加减:喘息甚加罂粟壳;咳甚加川贝母枇杷叶;痰多加半夏。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300毫升,分3次温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外寒内饮型106例,显效40例,占37.7%,有效58例,占54.7%,无效8例,占7.5%,总有效率92.4%。

  常用成方:小青龙汤加减。

  (3)痰热蕴肺

  治法: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处方:麻黄10克,杏仁15克,生石膏(生煎)、银花、鱼腥草蚤休各30克,甘草10克。

  加减:热甚痰黄加黄苓、浙贝母;痰不易咯出加桔梗、枇杷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痰热蕴肺型202例,显效45例,占22.3%,有效145例,占71.8%,无效12例,占5.9%,总有效率94.1%。

  常用成方: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或二陈汤合银翘解毒散。

  (4)肺脾气虚

  治法:补肺益气,健脾扶中。

  处方:党参30克,麦冬、五味子、橘红、当归、炒白术、半灸草各10克,茯苓15克。

  加减:气虚甚加黄芪山药;纳呆加砂仁、木香。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肺脾气虚型104例,显效28例,占26.9%,有效67例,占64.4%,无效9例,占8.7%,总有效率91.3%。

  常用成方:六君子汤。

  (5)肺肾阴虚

  治法:滋补肺肾,润燥止咳。

  处方:生地、马兜铃、灸枇杷叶各12克,沙参、麦冬、瓜蒌各15克,乌梅、桃仁各9克,红花6克。

  加减:咳甚加罗汉果;咳血加白茅根阿胶珠;咽痒加桑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肺肾阴虚型157例,显效58例,占36.94%,有效83例,占52.87%,无效16例,占10.19%,总有效率89.81%。

  常用成方:沙参麦冬汤、麦味地黄汤或金水六君煎。

  (6)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纳气平喘。

  处方:茯苓15克,厚朴、杏仁、补骨脂各10克,肉桂、五味子、半夏、白前远志、党参、细辛、干姜、陈皮、灸甘草各6克。

  加减:实喘甚加川椒目;虚喘甚加黑锡丹;咳甚加灸冬花或灸百部;痰多加灸紫苑;有热加鱼腥草;便溏加白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治疗本病脾肾阳虚型132例,显效61例,占46.21%,有效62例,占46.97%,无效9例,占6.8%,总有效率93.2%。

  常用成方:金匮肾气丸。

  如前所述慢支临床表现是错综复杂的,往往虚实夹杂、寒热相兼,因此治疗上决不能拘泥于上述6种证型,机械地割裂开来,而要综合分析,随证应变,才能提高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慢性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的分型治疗 免费索取慢性支气管炎资料

上一篇:慢性支气管炎的专方治疗        下一篇: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

>> 返回首页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汇款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3-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