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癌晚期
纪xx,女,发病时56岁,系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下蓬镇人,1974年8月6日初诊。1974年7月食少腹胀,肝肋下,剑突下出现肿块,肝区疼痛逐渐加剧,开始在下蓬卫生院治疗无效,转送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检查治疗,病床号:213。
[现代医学检查]
1974年7月经汕头市中心医院放射性核素肝扫描示:肝占位性病变,甲胎试验阳性,诊断:肝癌。
患者于1974年6月胃脘胀痛,时轻时重,因原有心胃气痛病史,误认老病发作,发现剑突下,肝肋下拳头大肿块,质硬,边缘不整,表面结节明显,转送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检查,诊断为肝癌后丧失信心,出院回家,坐以待毙,电告其子XX,促其回家诀别,料理后事。出院后病情恶化更快,剧痛难忍,其子回家后不忍其母让癌魔折磨痛苦而死,决心邀余前往抢救。患者痛苦呻吟,面黄肌瘦,剑突下,肝肋下肿块压脐,腹胀如鼓,两锁骨上可扪及多个花生米大小之淋巴结,脉弦洪带结,两尺重按无根,舌质红绛,苔黄无津,日夜疼痛,日轻夜重病情已呈危象。
患者廿年前曾有伤肝病史,且丈夫早丧,丢下诸儿尚幼,郁结忧伤,操劳过度,气机郁结,气滞血瘀而成肝癌,瘤者留也,留滞不通,积聚凝结而成肿块,信不诬也。立解郁理气逐瘀,软坚散结,解毒抗癌之法。
药方:1方珍香胶囊(原为同方散剂),活血祛瘀,消癥散结,解毒抗癌。 2方味金铃子散,疏肝理气,逐瘀止痛,每天一剂。 3方丹栀逍遥散加味。 4 方散结止痛膏,外敷肝区肿块。
[治疗经过及疗效]
1974年8月16日二诊,前以1方为主药,2、3方间服,外敷散结止痛膏,每天下黑粘色大便2至3次,肝区肿块消软,胃脘、右胁痛减轻,每餐能进稀粥一碗,药已对症,续遵上法,四方合用。
1974年9月6日三诊,肝肿块消软过半,轻度压痛,每天仍下黑粘色大便2至3次,胃纳转佳,食量基本正常,脉弦小,结脉已解,舌苔白腻,脾湿内蕴,仍以1方为主药,去2方,改用茵陈五苓加味与3方间服。
10月6日四诊,肝区触及肿块约2指,质软,轻度压痛,食欲增加,食量多于平日,每天仍下大便1至2次,黑粘色便已少,体重增加,面色由枯黄转红润,已能在家做些家务劳动。为求根治,续用上法,珍香胶囊每天改服二次,以茵陈五苓加味为主间服2、3方。
12月8日五诊,肿块完全消失,饮食起居正常,体重增加十多斤,能在家做家务劳动,嘱再服珍香胶囊每天一次,并用八珍汤加减气血双补,六昧地黄丸滋水涵木以善其后。
其子要回广西桂林军校,其母到汕头杏花旅社送行,其子激动地紧握余之双手说:“此次回家,本想与母亲诀别,料理后事,想不到老母亲死中复生,中医治癌,功效神奇不可思议!”。
肝癌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918353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小满养生要利湿 祛暑 养阴
- 春夏之交太阳进补好时机
- 提高内儿科医疗人员诊疗水平,降低误诊率,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 药膳调治春季感冒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养生
- 肝癌的饮食治疗原则
- 预防肝癌的方法
- 治疗肝癌的有效疗法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663239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663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