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癌症肿瘤 --> 恶性黑色素瘤 --> 恶性黑色素瘤病因病理

恶性黑色素瘤病因病理

日光照射是一危险的因素,尤其白种人皮肤日光过度照射以后易患此病。局部外伤刺激也是常见的原因。此外,还与色素痣恶变有关,有人统计约占10%。其他可能有关的原因有遗传,患者免疫反应低下及病毒感染等。

 不十分清楚。日光照射是一危险的因素,尤其白种人皮肤日光过度照射以后易患此病。局部外伤刺激也是常见的原因。此外,还与色素痣恶变有关,有人统计约占10%。其他可能有关的原因有遗传,患者免疫反应低下及病毒感染等。

 恶性黑素瘤的典型病理特征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不不典型的黑素细胞增生,且瘤细胞侵犯表皮和真皮。瘤细胞呈双相分化,上皮细胞型与梭形细胞型。细胞核呈显著异形性,核形怪异。还可见单核、双核或多核,常见核分裂象。

 恶黑的组织病理形态因不同类型而不尽相同。

 1.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表皮萎缩,基底层有较多不典型黑素细胞,并向下侵袭真皮,瘤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噬色素细胞含有相当多的黑素。

 2.浅表扩散性黑素瘤 表皮突向下不规则增生,真皮表皮交界处和真皮内可见不典型的痣细胞巢,除上皮细胞型与梭形细胞型的黑素细胞外,有时表皮上部还可见少数paget样黑素细胞。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明显。

 3.结节性黑素瘤 不典型黑素细胞垂直向下增生侵入真皮,而不向表皮侵犯。上皮细胞型的黑色素细胞常排成腺泡状;梭形细胞型则类似成纤维细胞,有时作束状排列。

 4.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 表皮增厚,含大量色素的不典型黑素细胞巢位于表皮下部,常见梭形黑素细胞。表皮上部也可见paget样的黑素细胞,真皮乳头可见噬色素细胞。

 无黑素性恶性黑素瘤的细胞形态结构具备恶黑特点,HE染色中无明显黑素,用多巴(Dopa)试验可呈阳性反应,银染色可显示少量黑素。

 对恶黑的组织学诊断除了确诊、分型外,还应观察其侵袭程度,瘤细胞侵犯愈深则预后愈差。通常采用Clork深度和Breslow厚度两个主要参数来表示。

 (1)Clork分级 Ⅰ级:瘤细胞限于表皮内;Ⅱ级:侵入真皮乳头;Ⅲ级:充满真皮乳头;Ⅳ级:侵入真皮网状层;Ⅴ级:侵入皮下脂肪层。从Ⅰ级到Ⅴ级的5年存活率依次为99%,95%,90%,65%和25%。

 (2)Breslow测定法是用目镜测微器测量肿瘤厚度。肿瘤厚度与患者5年存活率的关系为:厚度小于0.85mm为98%;0.8~1.69mm为90%;1.7~3.59mm为70%;大于3.6mm为45%。

恶性黑色素瘤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病因病理 免费索取恶性黑色素瘤资料

上一篇:恶性黑色素瘤概述        下一篇: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 返回恶性黑色素瘤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3-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