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信息中医新闻正文

“相识相知相爱”模式培养铁杆中医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国医大师邓铁涛中医药老前辈们大声疾呼:培养“铁杆中医”是中医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抢救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关键所在。

今天,随着中医药文化日益深入人心,如何发掘中医、继承中医、弘扬中医,走中国特色医学道路,建立新世纪现代医学体系,是每个中医人都应思考的问题。安徽中医学院认为,走培养“铁杆中医”之路,创建“铁杆中医”的摇篮,才是实施振兴中医战略,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为此,学院在中医临床教学方面通过十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培养“铁杆中医”的临床教学路径,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强化教学基地建设是保障

首先是组织建设。医院成立了以书记和院长挂帅,分管院长、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督导及教研室主任代表为组成人员的临床教学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医院临床教学工作。按编制独立设置临床教学部,下设办公室,配齐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医院临床教学日常管理工作;聘请一批医院临床教学督导,指导和督查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聘任了各临床教研室负责人和教学秘书,负责教研室建设与日常管理;建立健全了“临床教学部——各临床教研室——所属临床、医技、药学和护理单元”的三级临床教学管理网络,担负医院临床教学整体和环节运转;组建了以教学督导为主的临床教学指导督查组,负责检查指导临床教学部和各临床教研室工作质量与绩效考核;成立了以教研室主任为主的临床教学管理检查组,负责检查和考核评价各医疗、医技、药学科室及各护理单元临床教学的管理与质量。

其次是制度建设。医院不断制定、修订与完善临床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各级教学管理组织工作制度与流程、各级各类教学及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各项教学及管理规范与规定、教师培养与奖励激励制度、教学管理及教学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教学安全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重点是抓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创新性、持续性和执行性。

再次是教师队伍建设。医院以全国和省级名老中医、老教授、老专家为指导教师,以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知名中医专家、临床科室主任医师为领衔教师,以副主任医师、有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主治医师为精英老师,以教学秘书、总住院医师为骨干教师,打造出一支教学和临床经验丰富、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临床教学师资队伍。

继而是教材建设。医院根据学校中医类学生教学大纲,结合培养“铁杆中医”的思路和当前医疗行业的实际,修订和制订了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临床教学大纲、实习大纲与计划;自编了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训教材、中医药基本技能培训教程;编印了科室病例讨论和业务讲座汇编;编发了医院中医药专题学术报告、学术论文集。

最后是设备设施建设。医院为临床教学部及各临床教研室配置了宽裕的办公用房和信息化办公设施;建立了省级临床教学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各临床和医技科室均配置信息化临床示教室;以名医堂和中医专科专病门诊为依托,开设了中医临床教学示范门诊;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专病、中医特色专科专病为支撑,建立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中医临床教学示范病房。同时,还建立了由中药标本室、中药饮片调剂室、中药加工炮制室、中药煎煮室组成的中药教学示范中心。

“相识、相知、相爱”教学模式是关键

医院首先在全院开展了如何培养“铁杆中医”的临床教学大讨论,并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和调研,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大家更新了观念、统一了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以学(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培养自主学习、提高中医临床临证能力为目标的科学教育教学理念。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医院临床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深入,针对培养“铁杆中医”的临床教学模式,提出了“相识——相知——相爱”的三阶段教学模式,同时围绕这个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教学手段。

相识阶段就是引导学生对中医药客观、真实、全面、感性地了解。为此,医院在前期临床课课堂教学中加大中医案例式教学、中医PBL教学和课后中医药临床见习;延长学期阶段中医药临床见习时间、开展假期中医临床实践,同时开展中医中药系列行活动,包括中医中药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工厂、进农村等系列活动;开设中医药养生保健、“治未病”知识大讲堂等,让学生了解中医、认识中医、走进中医。

相知阶段就是训练学生对中医药疗效、特色、优势的理性理解。为此,医院的临床教学采取了多种模式,如:一位指导教师指导三名实习生的“师承式”指导制、一个领衔教师带教两个实习生的“一带二”全程带教制;中医临床教学示范门诊——中医临床教学示范病房——中药临床教学示范中心轮岗制;中医药临床技能轮训制;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专科知识培训制等。

在内容上除实习大纲规定的内容外,增加了参与中医药对口扶持基层医疗单位、支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院外会诊、“冬病夏治”、膏方调理等亲身体验;增加了中药饮片调剂、加工炮制、煎煮、康复、小夹板应用、中药外治等技能实习与培训;增加了每日一证、每日一方、每日一穴、每日一术的自主学习;增加了名老中医主导的教学门诊和教学查房;增加了学生自主、老师指导的中医教学查房和中医教学病例讨论;同时在早交班、接诊病人、日常查房、病例讨论、科室会诊、病历书写、病程记录、医患沟通、疾病防治调护等医疗行为中强化运用中医临证思维、强调辨证论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等,让学生体验中医、熟悉中医、融入中医。

相爱阶段就是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信服、热爱、追求。为此,医院专门为学生举办了中医经典临床运用讲习班、中医特色技术与适宜技术临床应用教学班、名中医和专家学者成名成才之路演讲、校友师生联谊会、中医药沙龙、实习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竞赛、实习生中医学术报告会等。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全院各种中医药学术活动、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崇尚中医、使用中医、成为中医。

严格考核与科学评价是保证

严格考核是对“三基”、“三严”的最后检验,也是保证终末质量的最后一关。为此,医院在出科考试、阶段考试等基础上,增加了有中医药特色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在内容方面注重中医临证思维和中医药临床技能运用能力的考核。

科学评价不但是对学生整体素养和水平的评价,也是对中医临床教学成效的评价,更是中医药临床教育教学持续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为此,医院将实习生遵纪守规、医德医风、临床工作、参加科室及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实习生学科竞赛和学术报告会等方面的表现,结合出科考试、阶段考试等成绩作为过程评价内容;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成绩作为终末评价内容,最后产生个人的形成性评价,作为对学生综合素养和水平的评价。同时将学生各个过程平均成绩与综末平均成绩作为评价临床教学环节与路径质量的主要依据,促进临床教学持续改进。

标准病人和模拟病人是助手

中医的各项专门技术都需要中医师掌握更多的临证能力,所以有老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一位好医生是在和病人的接触与互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从接待、诊治、处理、交流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其临证能力。该院的理念是采用各种方法,让中医学生更多地接触临床,增强技能。但病人不愿意当“示教品”怎么办?该院引进了标准化病人。

经过公开招募请来的志愿者,经过适当培训,让他们充当“临时病人”。该院的标准化病人已经涵盖了40多个病种,每个病种都专门撰写了脚本。像阑尾炎,医生一按麦氏点就要喊肚子痛等等,这样给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该院还积极利用先进技术购买模拟人,让学生在模拟人身上学习诊脉、看舌苔、针灸、按摩等中医技能。如今该院已拥有近10种各方面的教学模拟人。

临床技能培训和累积是基础

中医的实用技术更多地体现在“手”上。该院在实习学生中开展每日一方、每日一穴、每日一技等活动,传授中医实用技术。在中医内科,每天早上交班时,实习生要讲一个方剂,将其组成、配伍、出处、功能、主治、加减等讲清、讲透。如儿科针对腹泻的参苓白术散,是由哪些药物组成,君臣佐使如何,主治什么病,能否加减,加乌梅后会起什么作用等都要求实习生一一讲清楚。针灸康复科开展“每日一穴”,实习生每天讲一个穴位,要求讲清穴位所属的经脉,主治什么疾病等;推拿、骨伤科开展“每日一术”,每天讲一项中医专用技术。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掌握技能,增强对中医专业的兴趣,该院还开展了小班教学,让学生自选病例,开展临床讨论,由教师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尽早让学生接触临床,护理专业实行了“滚动式教学”,把学生分成4个班,每学期有一个班在临床,从大二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忠诚度,巩固专业思想。

由于实习医院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导致实习生所受教育不均衡。学院开展“回归教学”,把所有学生都请进来补临床课,重点补各种中医实用技能。

站点考核学生基本能力是抓手

目前我国的中医高等教育没有评价标准,缺乏评价体系,各校主要是通过每门课的出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但缺乏对临床实用技能的考核和评价。

2009年开始,医院引进了临床技能考核系统,建立了12个考核站点,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站点包括4个标准化病人站,分别为内、外、妇、儿站点。在这些站点,要考学生接待病人的过程,包括沟通、问诊、体检等方面的能力,如妇科要问婚恋史,儿科要问计划免疫史等。

其他的是非标准化站点,如中医技能评价站,重点考学生辨证施治的能力。系统中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