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信息中医书籍温病条辨正文

《温病条辨》下焦篇 湿温

,不须守法,去枳实畏其太急而直走肠胃,亦非络药所宜也。

60.太阴三疟,腹胀不渴呕水,温脾汤主之。

三疟本系深入脏真之痼疾,往往经年不愈,现脾胃症犹属稍轻。腹胀不渴,脾寒也。故以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辅以厚朴消胀。呕水者,胃寒也。故以生姜降逆,辅以茯苓渗湿而养正。蜀漆常山苗其性急走疟邪,导以桂枝,外达太阳也。

〔温脾汤方〕苦辛温里法。

草果〔二钱〕、桂枝〔三钱〕、生姜〔五钱〕、茯苓〔五钱〕、蜀漆〔三钱炒〕、厚朴〔三钱〕。

水五杯,煮取两杯,分二次温服。

61.少阴三疟,久而不愈,形寒嗜卧,舌淡脉微,发时不渴,气血两虚,扶阳汤主之。

疟论篇,黄帝问曰: 「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 「其间日者,邪气客于六腑,而有时与卫气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刺疟篇曰: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夫少阴疟,邪入至深,本难速已,三疟又系积重难反,与卫气相失之证,久不愈,其常也。既已久不愈矣,气也血也,有不随时日耗散也哉。形寒嗜卧,少阴本证,舌淡脉微不渴,阳微之象。故以鹿茸为君,峻补督脉,一者八脉丽于肝肾少阴虚则八脉亦虚,一者督脉总督诸阳,为卫气之根本。人参附子桂枝随鹿茸而峻补太阳,以实卫气。当归随鹿茸以补血中之气,通阴中之阳。单一蜀漆一味急提难出之疟邪,随诸阳药努力奋争由卫而出。阴脏阴证,故汤以扶阳为名。

〔扶阳汤方〕辛甘温阳法。

鹿茸〔五钱。生锉末先用黄酒煎得〕、熟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温病条辨》下焦篇 寒湿

下一篇:《温病条辨》下焦篇 秋燥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