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膏药百病膏药正文

代温灸膏治疗脾胃虚寒型泄泻的临床观察

脾胃虚寒型泄泻是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患者发病后,进食、肠道代谢、吸收及日常生活都将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笔者近2年来运用代温灸膏治疗脾胃虚寒型泄泻4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病例来源

40例患者均为社区门诊病人,其中男12例, 女28例;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46岁;病程4个月~20年不等。全部病例均无结肠器质性疾病, 全部病例无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肠功能紊乱,符合脾胃虚寒型泄泻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定脾胃虚寒型泄泻的诊断标准如下:患者面色萎黄,大便稀薄,泄泻每日在4次以上,甚达10多次,大便呈清水样,食后作泻或晨起腹痛,泄后痛止。脘腹发凉发胀,精神不振,四肢不温,腹痛得温则舒,脉象缓弱、舌苔淡白。

纳入标准

年龄在18~65岁之间, 符合脾胃虚寒型泄泻的诊断标准, 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本次研究,经大便常规、血生化、腹部B超等检查未发现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

排除标准

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患者;不符合脾胃虚寒型泄泻诊断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甲亢、精神病患者;因感染或器质性疾病等因素引发的泄泻患者;排除脐周等处皮肤破损的患者;对代温灸膏等膏贴药物过敏的患者。

选穴

腹部取中脘建里天枢腹结府舍;下肢取足三里上巨虚。除中脘、建里外,其余穴位均双侧取穴。选取以上穴位后,用酒精消毒皮肤,取代温灸膏,每穴贴敷一贴,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决定贴敷时间,建议患者使用2~4h/次,1次/d,7h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

疗效标准

无效:临床症状、大便习惯及性状无改善。

有效: 临床症状减轻, 发作频率减少,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

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 大便习惯及性状恢复正常。

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含便秘、皮肤过敏等。

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经以上2个疗程治疗后, 痊愈16例, 占40%;有效21例, 占52.5%;无效3 例, 占7.5%。患者接受2个疗程治疗后,未出现便秘的现象,除皮肤潮红外,未出现其他过敏现象。

典型病例

患者,女,37岁。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3 年。平时一吃生冷瓜果或饮食稍油腻,腹痛腹泻症状立即出现。既往体健, 否认其他病史。查体:形体适中,面色萎黄,肢倦乏力,纳呆,夜寐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肠鸣音正常。诊断:脾胃虚寒型泄泻。采用以上治疗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面色转红润,腹痛、腹泻次数明显减少,继续疗程后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虚寒型泄泻的发病机制为:脾虚失运,体内水谷不化精微,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杂而下,诱发泄泻。脾胃虚寒型泄泻迁延难愈,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中脘为胃募穴,腑会穴与建里相配有和胃降逆,化湿去秽作用, 天枢为大肠募穴,主治绕脐腹痛,泄泻、便秘等各种肠道疾病。腹结、府舍属于足太阴脾经穴,均可治疗腹痛、泄泻等腹部疾病。足三里、上巨虚为远道取穴,均属足阳明胃经,分别为胃、大肠下合穴,因此可治疗肠道各种疾病。

代温灸膏由辣椒、生姜肉桂、肉桂油等中药制成,其中辣椒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等功效;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毒的作用;肉桂具有活血通络、散寒止痛、补火助阳的功效;肉桂油能祛风健胃,同时增加透皮吸收的作用。代温灸膏敷贴不仅可以温通经脉,散寒镇痛,祛除寒湿之邪,运化经脉之气,外治筋骨,内调脏腑,而且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治咳嗽药膏方

下一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