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理论正文

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现象及其属性对立双方的概括。张介宾《类经 ·阴阳类》对阴阳含义有一高度的概括:“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一分为二可谓高度概括、抽象,揭示了阴阳最一般的规定性。

阴阳既可表示自然界相反相成的两种事物、现象及其属性,也可表示一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的两个方面。前者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等;后者如寒与热,升与降,明与暗等。一般而言,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都属于阳,而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观察,认为水与火这一对事物的特性,最能代表和说明阴阳各自的特性,如水性寒冷、幽暗而趋下,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阴的属性;火性炎热、明亮而向上,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阳的属性。故《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所代表的上述属性,也就成为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标准或依据。

将阴阳的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则把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滋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阴阳学说的形成

下一篇:阴阳范畴的特性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