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煮散剂应恢复使用

病有初、中、末,剂有汤、丸、散。根据证候的分类、病种的不同、病程的衍变和煎煮条件的需要,现代药房需要做到剂型多样化。汤、丸、散、膏,内治外疗,多种剂型,各显优势,不一定墨守成规地沿用大包汤剂。如此,医家可以择宜而从,是为医患两利之举。

剂型的改革复兴有利于“药尽其用”。比如,由于历史原因,沉没已久的“煮散剂”,现称散煎剂,应当恢复启用。该法源于秦汉的“?咀”,宋元时期为应用极盛期。据统计,《和剂局方》载方769首,散煎剂占380首;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几乎全部都是“粗末”煎汁服用。其优越性是,药物打成粗末后,颗粒之间与水的接触面积比饮片扩大了许多倍,药物的有效成分稍加浸煮,便可溶出。少量的散煎剂,几乎可以代替大剂饮片煮汤的功效。近贤蒲辅周先生,最善用此法,他说:“我用玉屏风散研粗末3~5钱(10~15克)煎服疗效满意。有一同志用此方,使用大剂量之汤剂,胸满不适,改小剂量煮散获效。”(《蒲辅周医疗经验》)

散煎剂的优点可以概括为:用量小,水溶快,药尽其用,疗效持久,降低医疗经费,有利于缓解看病贵的问题,节约大量药材,又不失汤剂原貌,尤其对病情顽绵,疗程较长的慢性病及康复善后治疗,更为适宜。古法钩沉,应予复兴。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连翘临床上的7大功效

下一篇:论筋主骨从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