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温阳化湿治头昏乏力嗜睡

患者张某,男性,56岁,头昏乏力嗜睡两个月。患者素有高血压、高血脂、早搏病史,一直在服用西药控制。伴有颈椎病、鼻窦炎,近一个月头痛,流脓鼻涕,脑血管检查无异常。先后在武汉同济医院、县中医院治疗,西医给予抗生素抗炎后脓鼻涕减少,头痛减轻。另外考虑脑供血不足给予舒血宁、丹参川芎嗪等药物输液治疗,但是头昏始终未见好转。头昏前医曾考虑颈椎病引起予以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拔罐、贴敷膏药等多方医治疗效不显著。

患者来诊时,面色暗黄,疲劳貌。自诉颈项酸胀,头昏乏力嗜睡,虽然从不干体力活,但是浑身无力,每晚七八点即睡,早晨睡不醒,白天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自诉走路都想睡。颈肩部明显可见药物敷贴后的痕迹,皮肤破损。

患者舌淡胖、苔薄白腻,左脉弦细尺弱,右脉细滑尺弱。口中乏味、二便可。来诊时仍有少许脓鼻涕。

看到患者整天昏昏欲睡,脉细,笔者想到《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的记载:“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患者症状符合少阴病的心肾虚衰。而患者虽然不用干体力活,但是作为公司负责人,经常四处奔波,脑力活动亦较多,全身呈虚衰状态,所以即使用抗生素虽然鼻窦炎好转,但是头昏未见改善,而虽然屡用活血扩血管的药物,但是过用活血药耗散气血,从而出现“虚虚”的状态。患者仍然流鼻涕,说明表邪未彻底解除。舌苔白腻为内有寒湿,寒湿重浊黏腻,阻碍阳气,故而乏力。

治疗当以振奋心肾阳气为根本,散寒化湿治其标。方药如下: 麻黄9g,制附片9g,细辛6g,党参20g,麦冬15g,制五味子9g,陈皮9g,法半夏12g,茯苓15g,炙甘草9g,川芎9g,葛根30g,白芷6g,炒苍耳子9g,辛夷花9g。以上药7剂,日1剂,水煎服2次。嘱患者忌食生冷油腻,不宜疲劳。

本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生脉散、二陈汤加减组合而成。麻黄附子汤温经解表,生脉散益气养阴,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益气温阳。二陈汤燥湿化痰,川芎、葛根升阳活血行气,葛根重用对颈椎病导致的颈项强痛有良好效果,且有降血脂、改善脑动脉硬化作用。白芷、苍耳子、辛夷花通窍止痛排脓,鼻窦炎用之甚效。

患者服药第二天即打来电话,喜告服药两次后头昏明显减轻,身体有力,嗜睡感觉明显好转。一早就外出工作,嘱患者继续服药。后随访头昏嗜睡乏力全部消失,身体恢复健康。

按:本患者病情两个月余,在心肾阳虚体质基础上,久用抗生素、活血化瘀药物,导致阳虚加重,阳虚进一步导致体内寒湿邪不能祛除,故头昏越来越严重。经过温阳化湿药物治疗,辨证准确一剂就见效,体现了中医辨证论的优势。患者虽有高血压病史,西医药理学认为麻黄升血压,但是临证辨证准确,并没有忌用麻黄。虽然十八反里乌头反半夏,但是临床证明制附片和半夏同用很安全,在仲景书中也多有合用的方剂。临床可以用于阳虚寒湿患者。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清暑益气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下一篇:国医大师名方:寒湿痹痛汤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