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钩虫病正文

钩虫病是什么病

钩虫寄生于脊椎动物体内引起的疾病。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和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锡兰钩虫(Ancylo-stomaceylanicum)和犬钩虫(Ancylostomacaninum)偶见。感染性钩虫的幼虫生活在泥土中,通过皮肤接触感染;成虫寄生于小肠上段,以吸血为生,可致贫血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钩虫病流行广泛,从北纬45°至南纬30°之间的广大地区,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几乎都有。

钩虫病的症状主要由钩蚴及成虫所致,但成虫所致的症状更为长久和严重。钩蚴侵入处的皮肤感到奇痒和烧灼,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俗称“粪触块”、“粪毒”、“粪疙瘩”。随钩蚴在人体内的移行,受感染后的3-5日,常出现喉痒、咳嗽,重者甚至剧烈干咳或哮喘发作。成虫寄生在小肠,扰乱脾胃气机,吸食及耗费人体血液,因而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亢进但劳动力反而减退,异嗜生米、茶叶,甚至泥土、碎纸等胃肠失调的症状。严重者出现心悸短气,四肢乏力,头晕耳鸣,面足浮肿,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数而弱等气血亏虚的症状。钩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一般以贫血为主。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钩虫感染者。 病人早期可出现红色高出皮肤的小丘疹,奇痒,抓破后易发炎,常常发生在足趾、手指之间,足趾,手腕与泥土接触部位,俗称“粪触脚”、“打粪毒”,可持续3-5天。随后可出现咳嗽、气喘。成虫在小肠内定居后,不断从肠壁吸血,引起肠壁溃疡出血,可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指甲苍白,劳动后易气急,心跳厉害,没力气。少数病人出现食欲怪癖,喜吃生米、泥土等。儿童严重感染后可影响生长发育。钩蚴所致的症状:

(1)皮肤损害:当蚴侵入皮肤时,局部有痒疹及匍行丘疹或小疱疹。由于抓痒可引起继发感染,局部淋巴结亦可肿大。

(2)内脏损害:当蚴侵入血循环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蠕动移行病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钩虫病是由于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临床以营养不良,贫血,胃肠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传染源为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经皮肤接触或生食蔬菜经口传措,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多见。本病属中医“黄肿病”,“疳黄”,“黄胖”范畴。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治疗钩虫病的偏方

下一篇:钩虫病患者的饮食注意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